6月19日-21日,2024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山东青岛顺利召开。研讨会由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主办,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指导,超星泛雅集团承办,《在线学习》杂志媒体支持;以“数字化、规范化、智能化”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指示,切实推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塑造“智能+”高等继续教育新生态。
青岛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董兰国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张士俊,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山东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张士瑞,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原副院长周光勇,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副社长李桂云,学校副校长金祖权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副校长岳丽宏、苗吉军,超星集团创始人阙超会见了参会嘉宾、专家及代表。来自全国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开放大学及相关机构等近300位嘉宾、专家和代表参会。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 张士俊
张士俊在致辞中表示,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终身学习事业发展,意味着要构建一个覆盖全体人群、贯穿一生的教育体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有能力、有动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山东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 张士瑞
张士瑞在致辞中介绍了山东省继续教育的总体办学情况。对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深刻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继续教育的决策部署;二是准确定位教育部关于推进继续教育改革的工作要求;三是切实认清山东省关于推进继续教育改革的基本形势;四是全面聚焦数字化赋能山东省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山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山东省副主委、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 金祖权
金祖权代表学校对参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金祖权表示,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继续教育是学校履行基本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次会议的召开将会推进各高校在继续教育领域广泛深入合作,实现优势资源共同开发、合作共享、互惠共赢,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副社长 李桂云
李桂云在致辞中基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提到四点感受:一是加强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基本共识,规范管理成效显著;二是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步伐加快;三是“三教”协同、产教融合概念深入人心,一批先行者已经开始试水探路;四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育发展中心的党委书记 马国刚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授 杜龙辉
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蔡如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育发展中心党委书记马国刚、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杜龙辉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蔡如海、四川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官诚、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向辉、南京审计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院长李昆分别分享了各高校在继续教育改革探索之路上规范管理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到管理方式等不同视角,全方位剖析数智时代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设计策略和实施路径;对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新模式和思路进行深入思考,引起了全场代表的共鸣。
四川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王官诚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李向辉
南京审计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院长 李昆
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秦波涛、超星泛雅集团继续教育事业部总经理何鑫围绕超星分别就技术如何赋能继续教育,助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
超星泛雅集团总经理 秦波涛
超星泛雅集团继续教育事业部总经理 何鑫
研讨会开幕式由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董兰国主持。主题报告会分别由山东省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林杨,山东开放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高继宽,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潘军主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教学院部20多名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山东省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林杨
山东开放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 高继宽
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潘军
本次研讨会聚焦“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工程”,探讨了新时代继续教育的社会责任,分享了诸多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路与经验,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为新时代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继续教育学院将不断加强终身教育研究,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同省内外兄弟高校、校外教学点和合作单位的工作调研与交流,深化办学内涵、优化机制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撰稿:许倩;审核:董兰国)